译文

顺治七年冬,我从河岸的小码头上岸,吩咐小书僮背上用夹板捆扎好的一叠书相随,要去蛟州城。这时西边的太阳已经落山,薄雾晚烟缠绕于树枝梢头,远望县城,大约有二里路程。于是顺便向摆渡船工问道:“到城南门,现在赶路,还来得及进城吗?”那位摆渡者仔细打量小书僮,回答说:“如果稳步慢走,还能进得城,要是急忙赶路,城门则已关闭。”我听了不觉动气,认为他的话是戏弄人。我们二人于是脚步匆匆、奋力奔走,行至半路,小书僮摔一跤,捆书的绳子断了,书籍散乱一地,小书僮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待到将书理齐捆好,前方的城门已经下锁。此时,一种茫然若失之感袭上心头,我忽然觉得先前摆渡者之言近似哲理:世上凡急于求成、鲁莽行事者,反倒往往是自取其败,最终大都类似我这种日暮途穷而无所归宿的结局。

注释

庚寅:顺治七年(1650年)。
蛟川:地名,指今镇海县城。
小奚:童仆。
木简:这里指木板。
孰视:仔细看。
阖:合、关,关闭。
愠(yùn):含怒、生气。
扑:跌倒。
牡:门闩,锁簧。
下:上锁。
爽然:若有所思的样子。
近道:有些道理。道,道理
其:大概。
也夫:两者都是句末语气词,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

赏析

  这杂记散文,短短不到二百字,通过一件生活小事,验证了渡船工说的“徐行尚开,速进则阖”的这个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这种小中见大的手法是非常高明的。作者选择的事件表面看来似乎是不合逻辑的,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古人说:“欲速则不达。”凡事操之过急,后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这篇散文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中心突出,文字精炼。作者只记下从小港到蛟川南门这一段途中情况,在此之前与之后的事全部删削;这两里路途中又只记“小奚仆”一件事。末尾说明道理,也只概括为一句话。这样,就能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   文章中心突出,文字精练,寓大道理于小事件当中,读后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明朝末年,抗清义师风起云涌,但由于仓促召募,队伍不齐,后纷纷失败。这篇散文是有感而发,写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句·意

原文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译文顺治七年冬,我从河岸的小码头上岸,吩咐小书僮背上用夹板捆扎好的一叠书相随,要去蛟州城。


原文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

译文这时西边的太阳已经落山,薄雾晚烟缠绕于树枝梢头,远望县城,大约有二里路程。


原文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

译文于是顺便向摆渡船工问道:“到城南门,现在赶路,还来得及进城吗?”


原文渡者孰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译文那位摆渡者仔细打量小书僮,回答说:“如果稳步慢走,还能进得城,要是急忙赶路,城门则已关闭。”


原文予愠为戏。

译文我听了不觉动气,认为他的话是戏弄人。


原文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

译文我们二人于是脚步匆匆、奋力奔走,行至半路,小书僮摔一跤,捆书的绳子断了,书籍散乱一地,小书僮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原文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译文待到将书理齐捆好,前方的城门已经下锁。


原文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译文此时,一种茫然若失之感袭上心头,我忽然觉得先前摆渡者之言近似哲理。


原文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译文世上凡急于求成、鲁莽行事者,反倒往往是自取其败,最终大都类似我这种日暮途穷而无所归宿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