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京城的元宵之夜到处都是花灯和焰火,梅梢的积雪竟在这一夜稍稍融化了一些。厕神紫姑正欲与人诉说多年的离情别绪,嫦娥正在懊悔着当初偷了仙药独上月宫,不愿揭开镜面见人,所以月华被深深地掩住了。
但很快,驱逐天狗的铜锣声停了下来,月亮又露出了脸来。地上的人们手拉着手,脚踏着节拍,再次把歌声唱响,天上的月亮也恢复了七夕时候的明艳皎洁。都是因为天公的风流啊,为了看一眼月儿那弯弯的蛾眉,特地制造了这一次的月蚀。

注释

元夜:元宵。 月蚀:即月食。 星球:一团团的烟火。 映彻:晶莹剔透的样子。 紫姑:传说中的厕神,又名子姑、坑三姑。传说紫姑为李景妾,因为大妇所妒,常被役为秽事,死后为神。 窃药:神话传说中的后羿在西王母处得到不死神药,被他的妻子嫦娥盗走,食后成仙奔月。此事见《淮南子·览冥训》,后人以“窃药”比喻求仙。 心灰:心如死灰,极度消沉。 菱花:菱花镜。多呈六角形或背面刻有菱花者。 踏歌:传统的群众歌舞形式,舞蹈时相互搭肩或牵手,以脚踏地作为节奏。 清钲(zhēng)歇:指锣声停止,表示月食结束。钲,古代军中乐器,行军时敲击以节制步伐。古代习俗,认为月食是月亮被天狗吃掉了,因而月食时敲锣以吓退天狗。 扇纨(wán):指纨扇,白色丝绢做的团扇。 秋期:指七夕,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期,故名。 蛾眉:形容女子细长的眉毛,此喻月食时部分明亮处。 些时:一会儿。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结合神话传说写月蚀。“待话”两字,活脱出紫姑在天上寂寞,忙着到人间来的神情。下片是月开始复圆的一个镜头,月亮刚露出和秋月一样皎洁的面容,原来为月蚀而敲的锣声骤停,仰望等待的万众欢声雷动,踏歌四起。结尾说天公风流,更写出诗人对月蚀奇观的赞叹。全词富有人情味,是清新、风趣的民俗风情画。   “星球映彻”,此星球非彼星球,形象地描绘了星星点点闪烁花火的球状烟花,与人们今日遣词造句的习惯不同,读起来颇有趣。古时元宵放焰火,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月蚀元宵夜作者的所见,属于咏节序风物。   作者的写作手法非常老道,用“一痕微褪梅梢雪”暗示月食的开始。月食,在古代称为天狗食月,人们看到月亮缺一块,以为是被天狗吞了,赶紧敲敲打打发出巨大的声响想吓走天狗。待月食结束,人们便以为天狗被吓跑了,把月亮吐了出来,又敲锣打鼓地庆祝一番。适逢元宵佳节,这种庆祝较以往更为热烈。   人热闹,神也不甘寂寞,紫姑就在这个日子与爱人重会。紫姑是厕所里的神灵。中国人的审美,总是在出人意料处迸发。譬如刺绣,西方人若熟悉这门手艺,必定好好装裱起来悬于高堂细细欣赏。中国人则不同,把那些美丽的丝线艺术品安放到天天穿着的衣服上,而且不在醒目处刺绣,专挑袖口、鞋帮等易于磨损、不为人注意的隐秘地方。仿佛是有意地要让那些本就脆弱的美丽承受更多的磨砺、忍受更多的压抑。中国的神也是如此,中国人的厕所里也会安放一位神,还是位美貌的妇人,这是西方人的想象力再肆意发挥也想象不到的。而且这位厕所里的维纳斯有名有姓有来历:她姓何名楣字丽卿,是唐寿阳刺史李景的妾,是被大老婆虐待致死。一个女人死在污秽的厕所里,并以永生的方式被禁锢于其中,真不知上苍这个出于怜悯而产生的决定对这女子而言是拯救还是折磨。这位女子活着时遭受折磨,死去了还在厕所里展现受难的美——以受难为途径展现美,这个行为艺术西方人是让壮硕的普罗米修斯完成的。   传说紫姑是元宵节那天被虐杀的,所以正月十五那天是她的祭日,家家户户都要祭祀。英雄不问出处,不论紫姑走入神道的过程是多么不可思议,她已然是一位仙人了。仙人便是美丽傲物的,神话了的紫姑恢复了在世时的美丽容颜,而且时间尽情地倒流,流回到了她做受人欺凌的小妾之前的时光,她依然是一位娇俏的少女,可与月宫里的嫦娥仙子平起平坐。   李商隐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神话中最美的女子,一生背负着一个“窃”字。她本就是天上的神,为了恢复神仙的身份才窃取了丈夫千辛万苦取回的仙药。她回到了天宫,也付出了代价,她的代价就是生生世世的孤单。人间佳节,焰火漫天,人声鼎沸,唯有她在清冷的月宫里苦熬时光,连妆容都懒得打理。白白背负一个污名,却没有得到料想中的美好生活,难怪“窃药心灰”,后了悔。   紫姑是李景亡妾,嫦娥是后羿逃妻,都不是寻常妇人,属风流女仙。几个女仙尚且是风流若此,那么总管天下事的天公更是风流极品了。月食后的月亮并不是迅速恢复浑圆,而是如美人纤纤黛眉,美得动人心魄。风流的天公便故意让这美的瞬间拉长,让天下人同来欣赏这一弯秀眉。
创作背景
  此词具体的创作年代有争议,一说作于康熙三年(1664)的元宵之夜,其时京城月蚀。   赵秀亭《纳兰丛话》(续):“清康熙三年甲辰(1644年),陈维崧作《宝鼎现·甲辰元夕后一日次康伯可韵》词,题注云:‘是岁元夜月食。’黄天骥据称:纳兰性德一生,逢元夜月食惟此一次,故其《一斛珠·元夜月食》词必作于康熙三年。且谓:性德是年十岁,《一斛珠》为性德可考知之早年之作。按,《通志堂集》载元夜月食词二阕、诗一首,十岁童子竟能连赋诗词数首,颇难置信。《一斛珠》词又有‘窃药心灰’语,则必非十龄孩童之口吻。黄氏之说实不可取。检天文学有关文献,知月食原有规律,前次月食后,隔十八年又九日或十日必重为月食。若十八年间五值闰,则加‘十日;四值闰,则加九日。此即所谓‘沙罗周’。康熙三年元夜为公历1664年2月11日,尔后十八年间五值闰,则当于公历1682年2月11日再加10日之时重遇月食,时为1682年2月21日,对应阴历恰为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十五日。此次元夜月蚀方为性德作词之时,性德时年二十八岁。性德一生,逢元夜月食共二次,非一次。”
句·意

原文星球映彻,一痕微褪梅梢雪。

译文京城的元宵之夜到处都是花灯和焰火,梅梢的积雪竟在这一夜稍稍融化了一些。


原文紫姑待话经年别,窃药心灰,慵把菱花揭。

译文厕神紫姑正欲与人诉说多年的离情别绪,嫦娥正在懊悔着当初偷了仙药独上月宫,不愿揭开镜面见人,所以月华被深深地掩住了。


原文踏歌才起清钲歇,扇纨仍似秋期洁。

译文但很快,驱逐天狗的铜锣声停了下来,月亮又露出了脸来。地上的人们手拉着手,脚踏着节拍,再次把歌声唱响,天上的月亮也恢复了七夕时候的明艳皎洁。


原文天公毕竟风流绝,教看蛾眉,特放些时缺。

译文都是因为天公的风流啊,为了看一眼月儿那弯弯的蛾眉,特地制造了这一次的月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