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注释

山木暮苍苍,风凄茅叶黄。
有虎始离穴,熊罴安敢当!
掉尾为旗纛,磨牙为剑铓。
猛气吞赤豹,雄威慑封狼。
不贪犬与豕,不窥藩与墙。
当途食人肉,所获乃堂堂。
“食人既我分,安得为不祥?
糜鹿岂非命,其类宁不伤。
满野设罝网,竞以充圆方。
而欲我无杀,奈何饥馁肠!”

注释

猛虎行:系乐府旧题,为三僧虔《伎录》所载平调七曲之一。《乐府诗集》题解中载其古辞四句:“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尚非全篇。后人作此题者,题旨不尽相同。唐代李贺《猛虎行》和张籍《猛虎行》才明显以猛虎比拟藩镇割据一方,世袭为恶。这个曲题也就带上一些寓言色彩了。 [1]
茅:茅草。
熊罴(pí):哺乳动物,体大,能爬树、游水。亦称棕熊、马熊、人熊。
掉尾为旗纛(dào):尾巴摇动如大旗,形容虎的汹汹气势。掉,摇摆。
铓(máng):刀剑等的尖端锋刃
赤豹豹中凶猛者。
封狼:狼中较凶猛者。
豕(shǐ):猪。
藩:篱笆,屏障。
当途:在大道之上。
堂堂:形容洋洋自得而正大。
罝(jū)网:渔猎之网。
圆方:古代盛菜肴的器具,这里指设置捕杀的械具或陷阱。
馁(něi):饥饿。